🦠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主要病因
-
口腔卫生不良
-
牙菌斑和牙石长期积累,导致牙龈持续炎症。
-
-
-
营养不良、疲劳过度、长期压力、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HIV感染)等可降低免疫防御。
-
-
-
常见致病菌包括梭状芽孢杆菌、螺旋体等厌氧菌群。
-
-
其他诱因
-
吸烟、缺乏维生素C、口腔外伤、极端天气变化等。
-
🩺 典型症状
症状 | 特点 |
---|---|
牙龈疼痛 | 咀嚼、刷牙时加重 |
牙龈出血 | 轻触或自行出血 |
口臭 | 味道刺鼻且持续 |
灰白色坏死膜 | 覆盖在牙龈乳头区,剥离后可见出血面 |
发热及不适 | 有时伴全身症状 |

若病情发展,可出现牙龈组织坏死、牙周脓肿、牙齿松动,严重者可波及颌骨及面部软组织。
🔍 如何确诊?
-
口腔检查:牙医可直接观察到坏死膜和溃疡
-
病史采集:包括口腔清洁习惯、近期压力、疾病史
-
实验室检查(必要时):血常规、细菌培养、免疫功能评估
💊 治疗原则
-
去除感染源
-
牙医会进行温和的牙龈清创与牙菌斑去除(避免过度刺激)
-
温盐水或过氧化氢稀释液漱口
-
-
控制细菌感染
-
口服抗生素(如甲硝唑、阿莫西林,遵医嘱)
-
严重病例需联合抗菌治疗
-
-
缓解症状
-
止痛药(如布洛芬)
-
抗炎漱口水(氯己定)
-
-
改善全身状况
-
保证营养和休息
-
戒烟、减少压力
-
🛡 预防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小贴士
预防措施 | 说明 |
---|---|
规律刷牙 | 每天早晚各一次,使用软毛牙刷 |
使用牙线 | 清除牙缝残留物 |
定期洗牙 | 每6-12个月一次,预防牙菌斑积累 |
保证营养 | 摄入足够维生素C和蛋白质 |
管理压力 | 保证睡眠,适当运动 |
⚠ 何时应尽快就医?
-
牙龈持续疼痛或出血
-
口臭明显且无法缓解
-
牙龈出现灰白色或黑色坏死区
-
伴有高热、淋巴结肿大
-
出现牙齿松动或面部肿胀
这些可能提示病情进展,需立即进行专业治疗。
📌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并不是单纯的“牙龈发炎”,而是牙龈组织坏死的严重感染。它的发生往往是口腔卫生不良与免疫力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、定期牙科检查、及时治疗早期牙龈炎,是预防的关键。🦷✨
牙龈是牙齿的守护者,一旦它“倒下”,牙齿也将失去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