💡 什么是猫抓病?
猫抓病是由巴尔通体属细菌(Bartonella henselae)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。主要通过被携带病菌的猫抓伤或咬伤传播,偶尔也可通过猫的唾液或跳蚤叮咬间接传播。
📌 猫抓病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,尤其是经常接触幼猫或流浪猫者。
✅ 被猫抓或咬伤后,为什么会引发淋巴结肿大?
当巴尔通体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后,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:
感染反应 | 表现部位 |
---|---|
🩹 抓伤/咬伤部位 | 出现红肿、疼痛、轻微破溃 |
🦠 邻近淋巴结 | 出现肿大、压痛(如腋下、颈部、腹股沟) |
🌡️ 系统性反应 | 发热、乏力、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|

💡 淋巴结肿大是最典型表现,一般在抓伤后1~3周出现,直径可达1~5厘米,有时会波动性疼痛或化脓。
🚨 猫抓病有哪些典型症状?
症状轻重因人而异,大多数为良性自限型疾病,但部分可进展为更严重感染。
📍 常见表现:
-
局部皮肤病变 🐾
抓伤处变红、结痂,有轻度炎症反应。 -
淋巴结肿大(单侧为主) 💥
出现在抓伤或咬伤附近,如被抓在手臂,腋下淋巴结会肿大。 -
低热、头痛、疲劳、食欲下降 😓🌡️
有些人误以为是“换季感冒”。
📍 少见但严重表现(多见于免疫低下者):
-
视网膜病变(眼型猫抓病)👁️
-
神经系统受累(脑炎、癫痫等)🧠
-
骨髓炎、肝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
⚠️ HIV感染者或免疫抑制患者若感染猫抓病,需高度警惕全身扩散风险。
🏥 被猫抓伤后该怎么处理?猫抓病怎么治疗?
✅ 抓咬伤处理建议:
时间点 | 处理方式 |
---|---|
🕒 立即 | 用大量清水+肥皂彻底冲洗 ≥15分钟 |
🧴 再次 |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|
🚑 必要时 | 前往医院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或狂犬疫苗 |
💊 猫抓病治疗:
-
多数轻症者无需抗生素,数周内可自愈
-
有症状者可选用:
-
阿奇霉素、红霉素、利福平等
-
-
免疫低下患者或出现并发症者需正规治疗,必要时住院观察
⏱️ 淋巴结消退可长达2~3个月,但只要全身状态良好,属于正常恢复过程。
✅ 如何预防猫抓病?猫奴的健康守则请收好👇
行为 | 建议做法 |
---|---|
🧼 与猫玩耍后 | 洗手、避免接触眼口等黏膜 |
🐾 被猫抓咬 | 立即清洁、观察变化,勿掉以轻心 |
🧒 儿童与猫互动 | 教育避免粗暴玩耍,特别是与幼猫 |
🐱 猫的健康管理 | 定期驱虫、防跳蚤、接种疫苗 |
🧪 有免疫系统疾病者 | 尽量避免接触流浪猫或未接种的猫 |
📌 跳蚤是猫感染巴尔通体的主要途径,所以控制宠物跳蚤也可间接防止猫抓病传播。
📌猫抓病虽然多数为良性、可自愈性疾病,但也可能成为免疫低下人群的严重健康威胁。如果你在被猫抓咬之后出现持续淋巴结肿大、低热、乏力,不要轻视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“感染警报”。
爱猫,也要护己。科学防护,让人猫关系更安心。🐱❤️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