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

维生素B1(硫胺素)缺乏会导致脚气病?它在人体中扮演什么角色?

🧠 维生素B1到底是什么?它在身体里负责什么任务?

维生素B1 是水溶性维生素,也是 B族维生素的一员,它的生理角色包括:

功能 作用机制 说明
🔋 能量代谢 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为能量 没有它,葡萄糖无法高效转化为ATP能量
🧠 神经传导 支持神经细胞生成乙酰胆碱 缺乏会导致神经反应迟钝、疲劳、精神紊乱
❤️ 心肌功能 维持心脏正常收缩 缺乏时可出现心慌、水肿甚至心衰
💪 肌肉协调 对肌肉兴奋传导有调节作用 肢体无力、抽搐、走路困难可能与其缺乏有关

✅ 小结:维生素B1是能量工厂的启动钥匙,也是神经网络的润滑剂


⚠️ 维生素B1缺乏会引发什么病?“脚气病”其实是大问题!

“脚气病”又称脚气病性神经炎,由维生素B1长期缺乏引起,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
① 🔹 干性脚气(神经型):

  • 四肢麻木、刺痛、酸胀、行走不稳

  • 肌肉萎缩、反射迟钝、双腿无力

② 🔹 湿性脚气(水肿型):

  • 小腿及足部明显水肿

  • 心悸、气短、心率不齐

  • 重者出现心力衰竭、低血压、呼吸困难

维生素B1(硫胺素)缺乏会导致脚气病?它在人体中扮演什么角色?插图

③ 🔹 婴儿型脚气(乳儿脚气):

  • 多见于6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婴儿,母亲维B1缺乏

  • 表现为:拒奶、尖叫、腹胀、呼吸不规则,严重可致猝死

④ 🔹 脑型脚气(威尼克脑病):

  • 多见于酗酒者或重症病人

  • 出现眼球震颤、意识模糊、记忆错乱等神经系统症状

🛑 小提醒:脚气病≠真菌感染脚气!这是一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,必须尽早纠正营养问题。


👀 你可能是高风险人群吗?维B1缺乏人群特征请注意:

高风险人群 原因
🧓 老年人 饮食少、吸收功能差、牙口不好
🍚 高碳水饮食者 主食吃太多、精制米面为主,维B1摄入少
🍻 长期饮酒者 酒精抑制B1吸收,并促进排出
🥤 喜喝含糖饮料者 高糖代谢消耗更多B1
🧬 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、肾病透析、甲亢等代谢异常者
🤱 孕妇/哺乳期女性 维B1需求增加
🧑‍⚕️ 长期输液、偏食者 靠静脉营养或长期缺乏膳食来源者

🍚 日常补充维生素B1:靠吃就够了吗?哪些食物含量高?

✅ 推荐富含维B1的食物:

食物 每100g含量(mg) 小贴士
全谷类(糙米、燕麦) 0.3–0.5 精制米面已流失80%以上维B1
豆类(黄豆、绿豆) 0.4–0.7 高蛋白+高维B1,适合素食者
猪瘦肉(特别是里脊) 0.6–0.9 动物性优质来源
向日葵籽 1.0–1.5 零食中优质维B1来源
动物肝脏 0.3–0.6 补铁+补B族
海产品(如鲱鱼) 0.3–0.4 搭配蔬菜吸收更好

💡 温馨提示:维生素B1是水溶性+热敏感,烹调时宜短时间加热,尽量避免长时间煮沸或炒制。


💊 维B1补剂该不该吃?如何吃才科学?

使用情境 建议做法
✅ 缺乏症状明显(如麻木、疲劳、心悸) 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B1片剂,剂量常为10–30mg/天
✅ 慢性病恢复期 医嘱补充,支持代谢与神经修复
✅ 高碳水饮食人群 建议搭配维B族综合补充,防止单一代谢紊乱
❌ 正常饮食人群 不建议长期自行补充高剂量,避免干扰营养平衡

📌 若服用多种B族维生素,常选用复合维B制剂(如B1+B2+B6+B12等),协同效果更佳。


误区澄清:关于维生素B1你可能听错了的3件事!

常见误解 正确认知
“脚气病是脚气引起的” ❌ 实为维B1缺乏引起的神经炎,非真菌感染
“主食吃多不会缺B1” ❌ 精制碳水吃太多反而增加B1消耗
“补B1没副作用可以随便吃” ⚠️ 虽然水溶性毒性低,但长期大剂量也可能干扰其他营养吸收或掩盖其他缺乏症

维生素B1虽微小,但对神经、能量与循环系统至关重要!

  • 🌾 缺乏维生素B1确实会导致脚气病,可能引发神经、水肿、心脏甚至脑部严重症状

  • 🍖 主食为主、爱喝酒、易疲劳人群要特别注意维B1摄入是否充足

  • 🥗 多吃全谷、豆类、猪肉等天然食物,可有效预防缺乏风险

  • 💊 必要时科学补充维B1或复合B族维生素,切忌自行长期大剂量服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