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

脉络丛乳头状瘤会影响脑脊液循环吗?儿童患病风险高吗?

🧠 什么是脉络丛乳头状瘤?它长在哪里?

脉络丛乳头状瘤(Choroid Plexus Papilloma, CPP)是起源于脑室内脉络丛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,通常为WHO I级

📍 脉络丛是什么?
脉络丛是位于脑室系统内、专门负责产生脑脊液(CSF)的结构。

常见发病部位如下

部位 影响
🧠 侧脑室(三角区) 最常见,尤其在婴幼儿
🧠 第三脑室 少见,但易影响脑脊液通路
🧠 第四脑室 多见于成人,靠近小脑

💦 会影响脑脊液循环吗?是的,而且是主要危害!

由于肿瘤本身:

  1. 体积增大,占据脑室腔体;

  2. 阻塞脑脊液通路(如中脑导水管、室间孔);

  3. 分泌过多脑脊液(CPP 本身可能增加 CSF 生成);

✅ 会造成闭塞性或交通性脑积水,导致颅内压升高,甚至危及生命。

脉络丛乳头状瘤会影响脑脊液循环吗?儿童患病风险高吗?插图


🚼 儿童发病风险高吗?为什么婴幼儿是主要人群?

是的。根据临床统计:

  • 儿童(尤其<2岁)发病率远高于成人

  • 80%脉络丛乳头状瘤发生在儿童期

  • 在儿童颅内肿瘤中占比虽然不高(<5%),但在婴儿群体中为最常见脑室肿瘤之一

👶 主要原因:

  • 婴幼儿脑组织尚在发育,脉络丛结构相对活跃

  • 脑室较小,即使小体积肿瘤也容易引起占位效应

  • 颅压变化敏感,症状出现更早、更急剧


⚠️ 典型表现有哪些?重点关注“脑积水信号”

年龄组 常见症状
👶 婴儿 头围增大、前囟饱满、嗜睡、呕吐、眼球下转(落日眼)
🧒 儿童 头痛、晨起呕吐、视力模糊、步态不稳、发育迟缓
🧑 成人 头痛、恶心、视力障碍、记忆力减退

💡 婴幼儿脑壳尚未闭合,颅压升高可能首先表现为头围迅速增大或囟门异常,极易被忽视。


🧪 如何确诊脉络丛乳头状瘤?需要哪些检查?

检查方式 作用
🧠 MRI(首选) 判断肿瘤位置、大小、是否引发脑积水
🧲 CT 观察肿瘤是否钙化,辅助评估颅压
🧬 病理活检 明确是否为乳头状瘤或更高级别肿瘤(如癌变)
💧 腰穿检查 若需排除炎症或化疗评估,但需谨慎使用于颅压高患者

🛠️ 治疗方式:手术是核心,是否良性也不能忽视!

✅ 尽管脉络丛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(WHO I级),但位置特殊、影响重大,仍需积极处理。

🧠 手术切除(首选):

  • 目标为全切除肿瘤 + 解除脑脊液梗阻

  • 若术中不能完整切除,可考虑二次手术或辅以放疗(尤其是成人)

💧 脑积水处理:

方法 适用情况
💉 腰穿或外引流 临时缓解颅压(需评估风险)
💡 脑室-腹腔分流术(V-P Shunt) 若脑积水顽固或术后仍持续
🧠 神经内镜造瘘术 第三脑室造瘘,用于特定交通性脑积水

儿童常见的“良性脑瘤”,但不容轻视!

脉络丛乳头状瘤虽属良性肿瘤,但因位于脑室内部、直接影响脑脊液生成与排出,其临床表现往往以脑积水和颅压升高为主,可造成严重后果。

🧠 婴幼儿是高风险人群,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反复呕吐、头围增大、视力异常、发育迟缓等症状,应高度警惕,尽快行影像学检查,以便早诊断、早治疗、早干预。